暖冬过去,今年的春天在路上缓缓走来;8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一个女孩的人生却被一个意外改变。
2016年早春,上海某高校校园内柳枝泛出新芽,初春的暖阳洋洋洒洒地撒在校园的林荫道上,21岁的林雨和同学们一起骑着自行车相约到学校图书馆学习。突然,一阵剧痛从上腹部袭来,冷汗浸透了她的毛衣下摆,剧烈的疼痛使她面色苍白,晕倒在地,并失去知觉。120呼啸着冲进校园,迅速将她送到就近的医院,这个无忧无虑的姑娘还不知道,她的腹腔积液急剧增加,看似有内脏在出血。更可怕的是,此刻她就诊的医院迟迟找不到出血的原因,一筹莫展。
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一天都没有打通女儿的电话,等接到电话时,却是女儿的病危通知。她引以为傲的女儿此刻危在旦夕,这一刻她强烈的直觉告诉她,需要找到最好的医生拯救她的女儿。她迅速踏上飞往上海的航班,一路上她拨通了无数个电话,托熟人找医生,她辗转联系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周伟平教授。当CT影像传到周教授的手机上时,他立刻就确定是巨大肿瘤破裂引起的大出血。他严肃地告诉林雨的妈妈,女儿是腹腔大出血,需要立即转院并急诊手术,才能抢救她的生命。
在救护车从上海闵行驶向嘉定时,肝外三科麻醉科和血库的手术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那时位于嘉定区安亭镇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嘉定分院急诊科还未运行,当救护车到达时,周教授在门诊对病人进行了必要的生命体征检查和血型检验,就把病人直接送进手术室。在麻醉医生和血库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腹腔,只见腹腔内大量鲜血涌出,肝右叶直径10cm的肝癌破裂仍在流血。周教授立即阻断第一肝门,快速游离肝脏,以最快速度切除肿瘤,止住了出血,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肝癌破裂使肿瘤细胞流进腹腔,造成肝癌腹腔内种植转移。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后腹腔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手术中向腹腔里注入了近万毫升温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整个腹腔都是清亮的液体,没有一点积血。手术顺利,林雨安返ICU病房。第二天早晨,清醒过来的林雨看到了眼睛红肿的母亲和查房的周教授。她知道经过24小时的生死时速,她获救了。
出院那天,周主任告诉林雨,虽然有些残酷,但她需要暂时放弃去常春藤留学,安心修养身体,海外不具备每月复查和复诊的条件。从此刻开始,她需要服用仑伐替尼靶向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并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坚强的林雨回校后,完成了大学学业,次年她赴海外留学。此时她恢复得很不错,只需要3个月返回医院检查一次。靶向药物让她面临着脱发和皮疹,脱发让她变得内向,她无法开口讲述自己的经历,无法面对自己乙肝与肝癌的病史。
8年来,林雨去了很多地方,广州、北京、深圳、香港;她复查时也去了非常多的医院,每一个医生听闻她的病史,都表达了这个不幸中的万幸:“这个手术做得太好了,你遇到了一个技术高超又富有爱心的好医生,他真的挽救了你的生命。”周伟平主任每季度都会叮嘱林雨按时复查关注各项指标,林雨也会定期跟周主任讲讲她又去了哪里,她最近的生活。他看着林雨一步一个脚印,求学、毕业、工作,林雨似乎越来越好了。2021年9月,周教授看着她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他对林雨说:“林雨,你可以停掉靶向药了,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吧,结婚生子,世界任你游。”
2022年的春天,停药的林雨头发重新长了出来,她剪了一个帅气的短发,她真的重启了人生。
新生命破晓时分
2024年的3月,又是一年春天;林雨给周教授发了一条短信。“主任,我怀孕了,我会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吗?我该做些什么呢?”。这一次,林雨带着自己的丈夫拜访了周教授,在周教授以及妇产科、感染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林雨在2024年底顺利产下了一个健康的龙宝宝。她感恩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医生,她永远记住那些优秀闪光的名字:周伟平、付思源、杨云、田涛,他们八年来的关怀,他们高超的医术托起了林雨的希望,又让林雨拥有了属于她的小生命。
她拥抱着这个小生命,拥抱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春天。
【医者箴言】
周伟平教授在讲课中特别强调:我国现存8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病人没有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定期检查。其实只要做到“三个定期”——定期口服抗病毒药、定期筛查甲胎蛋白、定期进行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癌早期检出率可提高到70%以上,早期肝癌治疗后的生存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j.zgqcrb.com/6007.html